雨过天青云开处, 者般颜色做将来

分类:电影 影评  标签:童年随之而去
十里桃花

2019-04-15 15:52:57 12290.015

改编的短片中编剧加了一个叫明海的小和尚,我隐隐觉得,这是汪曾祺《受戒》的明海:小明子。

片中,明海说“我们家兄弟多田少,家里就送我来这庙里当和尚了。”这个少年大约十三四岁。

而在《受戒》中是这样写的: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

人家弟兄多,就派一个出去当和尚。当和尚也要通过关系,也有帮。这地方的和尚有的走得很远。有到杭州灵隐寺的、上海静安寺的、镇江金山寺的、扬州天宁寺的。一般的就在本县的寺庙。明海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够种的了。他是老四。他七岁那年,他当和尚的舅舅回家,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议,决定叫他当和尚。他当时在旁边,觉得这实在是在情在理,没有理由反对。”

拍出来总觉得少了很多东西,建议阅读原文。

————————————

木心:童年随之而去

孩子的知识圈,应是该懂的懂,不该懂的不懂,这就形成了童年的幸福。我的儿时,那是该懂的不懂,不该懂的却懂了些,这就弄出许多至今也未必能解脱的困惑来。

  不满十岁,我已知“寺”、“庙”、“院”、“殿”、“观”、“宫”、“庵”的分别。当我随着我母亲和一大串姑妈舅妈姨妈上摩安山去做佛事时,山脚下的“玄坛殿”我没说什么。半山的“三清观”也没说什么。将近山顶的“睡狮庵”我问了:

  “就是这里啊?”

  “是啰,我们到了!”挑担领路的脚夫说。

  我问母亲:

  “是叫尼姑做道场啊?”

  母亲说:

   “不噢,这里的当家和尚是个大法师,这一带八十二个大小寺庙都是他领的呢。”

  我更诧异了:

  “那,怎么住在庵里呢?睡狮庵!”

  母亲也愣了,继而曼声说:

   “大概,总是……搬过来的吧。”庵门也平常,一入内,气象十分恢宏:头山门,二山门,大雄宝殿,斋堂,禅房,客舍,俨然一座尊荣古刹,我目不暇给,忘了“庵”字之谜。

来源:豆瓣 冬妮娅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