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中人》导演刘誉:角色选择是从演技考量选择的张一山和潘粤明

一糜阳光

2020-07-09 21:22:23 11620.005

《局中人》的场景转换是十分多变的,既有监狱内外明暗交织的镜头体现,也有内部的光影叠嶂,还有紧张激烈的巷战。该剧运镜和画面质感让人印象深刻,沈放第一次亮相就运用了在巷口间辗转的炫酷长镜头,这个镜头从沈放一角的俯拍镜头开始,逐渐拉低,到射杀敌人,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在置景和道具上,从办公大楼到喜乐门歌舞厅,都极具年代质感。而这些和制作团队的精心打磨是分不开的,刘誉介绍,他们查阅了大量年代资料,包括人物、背景、制服、建筑资料、地图等,“我们掌握的还是比较全面的,在大量的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一些视觉化的重新构造,还原那个历史时期的样子,从细节发饰配饰到一个纽扣耳环项链,我们都反复琢磨是不是符合那个年代。在场景还原上,我们不但要追求当时历史时期的特点,还希望在场景还原上能够有影像风格”。

环境服务于角色,《局中人》在打光和镜头处理上,都更好地配合和烘托了剧情气氛。监狱中的大光圈逆光,办公大楼中的窗影层叠,整体光线的深色调其实都是别具匠心的。导演刘誉说:“沈林所在的单位,调子做得更暗,墙更黑,沈放所在的单位,有热血青年的活力,相对来说明亮一点,但是人际关系又是很复杂。这两种调子,也体现了角色不同的性格特点。沈放更外放,更张扬,沈林更压抑,更抑郁,色调也是有考虑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整个场景造型的设定其实和人物的气质情绪我们都有考量。这部剧在人物造型和场景造型上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力图能够有更好的再现”。

作为这部谍战剧的编剧和导演,刘誉在谍战剧创作上秉承的理念,就是希望写出精彩的人物,而且要写出人物的情感内核,“我也希望写出的作品,符合现实主义创作的规律,而不是一味的神话和夸张,我想用一种更写实的态度来对待创作”。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