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巴比龙》和《肖申克的救赎》,解读希望与自由

分类:电影  标签:肖申克的救赎
十里桃花

2019-05-15 11:52:42 14490.028

《巴比龙》中的主人公巴比龙接受了两次单独监禁,监禁期间不许和任何人说话。第一次是两年,第二次是五年,他都挺过来了。第一次是因为对爱人的思念和狱友的鼓励,而第二次则是因为越狱失败后对人性报以失望,仅剩下生命本能的希望。

在巴比龙身上,自由本身的矛盾非常明显。一方面他每次逃狱前都没有经过很长时间的计划,而是越狱念头下的“临时起意”,或者说看到一个机会就去想办法抓住,然后尝试,但很快又被抓住。

他入狱之前是个混混,逃狱的方式也像极了一个“投机分子”,他不像安迪那样去做长远计划,也不像很多犯人被“体制化”,而且他的生活也没什么习惯桎梏可言。

在巴比龙身上,自由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表征,希望才是不断尝试和活着的根本。

通过对比两部电影中的安迪与巴比龙,一个入狱前是银行家,一个是街头混混;一个隐忍谋划,一个冲动随意;一个为更大的自由装作被体制化,一个不曾思考过自由,也不曾被体制化。

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都不曾失去希望。

尼克尔森在《逍遥骑士》中说过一段话:“不,你(流浪者)代表的是自由。这就是问题的症结,谈论它和实现它两码事。真正自由是很难的,特别是当你被在市场买卖时,所以别告诉别人你是不自由的,他们会以杀戮和作恶来证明你错了。噢,他们总是不断的向你灌输个体自由,但当他们真的见到一个自由的个体,这会吓着他们。 ”

这段对自由的探讨也揭露了自由本身“不自由”的悖论。

在现实生活中,少年因为追求思想自由被社会评价为叛逆,被父母评定为“不听话”;青年追求财务自由被社会评价为追求物质,被朋友评价为“唯利是图”;中年追求恋爱自由被社会评价为花心和不负责任,被朋友评价为不忠诚;老年追求生活自由被社会评价为“不服老”。

而这些自由的背后的限制正是令人不自由的,少年没经济支撑,青年没人脉,中年有婚姻限制,老年身体条件不支持长足旅行。因此,从这些角度去看待自由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可以抛弃“追求自由”的信念了。

来源:百家号 尔东飞影评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