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浪闻莺》:认为我是讲女同性恋,那就想简单了

分类:电影  标签:柳浪闻莺
雅1203

2021-06-24 09:45:56 19140.224

许多观众在这里流下了眼泪,这场戏拍了三条,只有第一条是双机位同时拍的,“我觉得这是唯一的,再也拍不出更好的了,银心的眼泪也是真的。我说你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先意识到她差不多全瞎了,第二发现她已经感受到你来了,第三她唱的‘贤妹妹,我想你’,那是对你说的话,不是对祝英台说的。”

两个女演员的呈现,和《梁祝》本身带有的性别议题,让很多观众猜测“第三性”暗指百合恋。

导演戴玮说,那可能就想简单了。她认为“第三性”是属于舞台的,是高于生活的。

“垂髫有一个崇尚精神世界的灵魂,无论舞台上的银心,还是生活中的工欲善,都是她爱的人。她是活在舞台上的,活在精神层面的,她用她自身去表达了什么是女小生。”

最终这个女小生失去了舞台,她从剧团舞台唱到了乡间戏台,从水上戏台唱到小船堂会,一直到最后,无地可唱。

影片的结尾是垂髫穿着戏服,在西湖边唱梁山伯,银幕给了一个特写定格,彩色渐渐变成黑白。

戴玮问我,你是什么感受?

我很伤感,觉得垂髫去世了。

她点点头:“我一度想写垂髫投湖自尽了,但最后给了一个开放的结局。你伤感,我的心意就达到了。她的青春年少,她对艺术的追求,她的那份才情,都随风飘走了。她追求精神世界的东西,在现实里没办法完成,她不会苟活。她宁愿要舞台上的一秒钟,也不要在生活中碌碌无为的10年。”

剧组当时拍了另一个结局,十几年后,银心回国参加了工欲善的画展,两个人同看一幅画,画中是垂髫。

但戴玮最终选了一个更意向化的结局,垂髫依然以女小生的扮相出现,银心依然在远处望着她。

“像隔世相望,又像一种梦境。最后垂髫回眸一笑,永远定格在那儿,永远灿烂,不会被忘记。”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