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它,没结婚的人可能就在想着离婚

分类:电影 影评  标签:婚姻即景婚姻故事
qq_Sunny79

2019-12-12 12:24:43 11360.005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童话;即便有,也应该是苦涩难咽的黑色童话。

在这一点上,伯格曼的《婚姻即景》给出堪称完美的回答。伯格曼用闲庭信步的笔调,以已经离婚、新一段的婚姻再度遭到困顿的前夫前妻相遇的故事,给婚姻下了一个按语——两人达成了某种和解,这种和解,被他称为“幸福”。

可是,你能说分开之后,在监护权问题上达成一致的妮可与查理是幸福的一对么?恐怕很难,因为失去了对方的认知和肯定,即便是因此而爱上你的优点,也会变得模糊不清。

就像是妮可写下的查理优点的那封信,在影片结尾再度出现。可我们却发现查理的那些“闪光点”,已经消逝了——这似乎很讽刺,当你失去了婚姻,你的“可爱点”也一并失去了。

有人说这是婚姻对人的再造。实际上,恋爱中的你,并不是真正的你。婚姻中的你也不是真的你,只有失去了婚姻,人才会显现出真实的面目——就好像妮可和查理,离婚之后,两人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个成年人,变成了一个成熟的成年人。

5

作为纽约派导演的代表人物,鲍姆巴赫在影片中的创作,带有明显的成人化倾向。他不粉饰、不回避,更不避重就轻。这一点,与伯格曼相若。《婚姻即景》中时隔多年再次见面的前夫前妻,依旧在讨论婚姻存续期间的那些往事。查理,即便是在离婚后,还是在纠结要不要来到洛杉矶工作。

此时此刻和彼时彼刻的“搬迁洛杉矶”,意义极为不同,但查理还是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妮可的律师,更改了5%的监护权,因为她不想“输”——哪怕这5%在二人后续的生活里,显得无足轻重。

输和赢,在婚姻中,一点也不重要。对与错,在生活里,根本不是什么问题。这是纽约派电影人的一种大音希声的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鲍姆巴赫之前拍摄的《弗兰西丝·哈》就践行了这一理念。人类的精神困境,都出自于精神问题。而解决精神困境的方法,却并不是解决精神问题。而是要将其遗忘。婚姻中的一切问题,都不是被解决的,而是被遗忘的。只要你没有忘记,问题就不会真正被解决。

而人又是不可能忘记这些问题的。所以,只能在无奈、愤怒、妥协和沉默中,继续前行。有人认为,鲍姆巴赫和同为纽约派的伍迪·艾伦非常相近。这是一个错觉。伍迪·艾伦并不像鲍姆巴赫这般,爱着他的角色。


来源:腾讯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