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电影节春节档导演“神仙聚头”不打架 绝不互黑
新浪潮产业论坛中,导演陈可辛自曝和女排的渊源始于16岁:“1978年,我16岁,曼谷亚运会的时候,我就在场上看她们打比赛,当时很震撼。作为一个华侨看到中国队出来,每回想到那一幕就想到现在年轻人的风采。”巧的是,第八届曼谷亚运会,正是郎平首次亮相国际赛场!当时袁伟民大胆启用国家队中最年轻的郎平担当绝对主力。她的强攻频频奏效,中国队轻松速胜韩国队。观众席观赛的陈可辛导演,就此记住了“铁榔头”重扣的英姿。38年过去,中国女排拼搏了近半个世纪,成就“十冠王”传奇。导演陈可辛已经在现实主义题材中多次取得成功,叫好叫座。电影《中国女排》的诞生,堪称命运的交汇。
90后收到家长“春节必看令”
中国少有体育类型的电影,提及创作,陈可辛不禁感慨拍《中国女排》是对自我的一次挑战:“大众对中国女排的情感已经远远超越体育本身,它跟整个社会、全民的期待、希望和自信都有关。” 80年代,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关键时刻。中国女排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打败“东洋魔女”,站上世界冠军领奖台,成为三大球中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站上世界之巅的队伍!民心振奋、扬眉吐气!中国女排对国人的意义不言而喻。
面对这样的挑战,陈可辛真诚表示:“尽量做好每一个细节。”同时,也感动于很多观众都在期待这个属于全民的故事。不少90后收到了来自长辈的“春节必看令”,可见中国女排跨越38载春秋,仍然有强大的感染力。“团队里很多90后收到家里电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说春节要看。我觉得这挺好的,老少皆宜,可以一家大小去看的电影。《中国女排》的故事是涵盖了从80年代、千禧之后、2013年、再到2016年纽约奥运会为止,每一个年代的观众都能在电影里面找回当年看女排的回忆。”由此可见,除1981年女排首夺世界冠军外,2004年雅典奥运会、2013年郎平挂帅、2016年里约奥运会等女排历史上的名场面都将在电影中一一再现!张一白导演表示:“下一个电影题材大趋势就是有情感共鸣的、励志的题材,将会容易出爆款。”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