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影讯

流浪地球撞进了中国科幻元年

分类:电影 影评  标签:
花溪信马

2019-04-01 15:35:56 578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东临碣石有遗篇”,曹孟德写《观沧海》,是抒发雄心抱负。这首诗被编入电影《流浪地球》主题曲《带着地球去流浪》,才发觉这字字是对地球的咏叹、眷恋与爱,这是观影前的第一大惊喜。

        这首歌也唱出了电影《流浪地球》的故事核——哪怕流浪,也不放弃家园。它扎根立足于中国人对土地依赖的传统价值观,实打实的做出一部中国语境下的硬核科幻影片。

ifqE-hswimzy2497023.jpg

        导演在点映后交流中分享了2016年去旧金山找工业光魔做特效时,对方的疑问点:“为啥出现危机时,你们中国人逃跑还要带着地球?”导演开玩笑对我们观众说:“当时第一反应是我买了房子还挺贵的,当然得带走...”接着正经回答:“其实我们工业革命这段是缺失的,我们对机械没有那么多情感,就像美国为什么会有《变形金刚》,因为美国人从出生到老去都在车上,车几乎是他们第二个家,所以他们对车是有深厚情感连接的。但我们没有,我们必须找到某种让我们感到亲切感的设计结构才可以,这些都需要强化和保留的,包括颜色的搭配,但它最内核的部分是对土地和家的情感。”(凭记忆复述导演现场说的大致意思)

        原著作者刘慈欣在小说里对为什么不能放弃地球也有解释:飞船的能量不足以找到能够繁衍生命的行星。虽然是站在科学客观角度,但大刘借“我”的老师之口,也是饱含着对地球之爱:“只有地球这样规模的生态系统,这样气势磅礴的生态循环,才能使生命万代不息!”

        电影则强化中国人对故土依恋情结,感情动力让这个硬科幻更加动人起来。无论是对于创作者还是观众来说都是幸运的,中国首部硬科幻工业电影找到了漂亮的故事情感内核,所以电影中人物的行为是被观众认同的。

来源:时光网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