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男人该有什么靠自己学习,我一辈子只见过爸爸四次

分类:明星  标签:彭于晏
一糜阳光

2020-12-14 12:04:56 30910.020

在珠海训练吊挂时,突然接到电话说有船出事了。船要沉,救捞队只能带着我们下去救,那时我才体验到真的状况:被救上来的每个人都很“空”。你以为他们会说“谢谢你救了我”,会很感动,没有,上来就是惊恐,没有任何情绪。

这好真实,如果这是个剧本给我,我不可能想到我要这样演。

浪这么大,救生员下去,用钩吊装两个人,如果他只能吊一个呢?他就要选择。另一个他可能没时间救。每周你碰到一两次要选择生命:“你,我能救”,“你,我不能”。那你回到家,面对自己正常人部分的生活,你的老婆、小孩,你能跟他们分享吗?你跟他们吃饭还能保持跟早上起床一样的心情吗?

所以我觉得水里火里的,我就应该自己去,我如果不去,救援的人看了觉得彭于晏演的不对,我觉得太对不起他们的家人,还有那些根本不知道救捞队是做什么的人。



《紧急救援》中的交通海上应急反应特勤队

《黄飞鸿》第一场动作戏就从三楼往下跳,那时我没想过要变动作演员。第一个镜头是三楼摔下来落地再接一个长镜头打。“咚咚咚”下去以后,安全,没事,还可以继续演,你还在那个感觉里。那个状态完全不一样了。就是会上瘾。像你今天吃了一个很好吃的东西,你记得味道,你就还想再吃到。

但让你满足的阈值会越来越高。这个就是人性。对人性我很好奇。

喝咖啡,从速溶,到星巴克,到手冲,你会觉得喝不回去了,你的大脑会一直追求它被刺激到最难忘、最特别、最美味的东西。这个叫贪食基因。它记住,它就会一直想要。拍戏是一样的。试过之后你发现这种感觉是你从未有过的,是你平常在家里,在彭于晏自己的生活里绝不会碰到的。你只有做演员才能碰到,于是你越走越深。

你说观众真的非要你本人在上面吗?吊挂在直升机下,荧幕里那么小,看不出是谁。还是导演百分百要求演员本人上?都未必,到最后变成你自己和自己的事。如果全部能够我自己做,我一定要全部自己来。

溺水那次就是“万一”发生了。我没跟任何人倾诉。我游泳很好,以前是参赛的,但这个戏拍完我未来一年都不想下水了。我洗澡都不想泡太久。

你碰到的所有人都是“乘客朋友”,他下车了就是下车了

38岁我常常告诉自己,没有下次,就只有这一次。人生只有今天。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