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小偷家族》,今有《寄生虫》戛纳推崇逼近现实的影片

分类:电影  标签:寄生虫
十里桃花

2019-05-27 10:33:33 17090.031

正像亚历桑德罗所言,戛纳金棕榈关注社会现实。本届戛纳仅次于金棕榈的“评委会大奖”,颁发给了塞内加尔、法国合拍电影《大西洋》,它也同样是一部社会现实题材的作品。《大西洋》的故事发生在塞内加尔的达喀尔,一群劳工建设着一座充满未来感的建筑,他们本身的待遇则与奴隶无异。男主人公和其他忍无可忍的劳工决定乘船离开这个国家,寻求更好的生活。男主人公在家园里也不是没有牵挂,只是与他交好的女人却因家庭的命令要嫁给另外一个人。《大西洋》在故事的表现手法上偶尔浪漫,但整体表现的故事残酷而真实。

中国参赛片

重类型 缺创新

唯一一部入围本届戛纳影展主竞赛单元的中国影片《南方车站的聚会》,由刁亦男担任导演和编剧,胡歌、桂纶镁、廖凡、万茜等主演,讲述一名小偷在绝望的逃亡路上自我救赎和忏悔的故事。《南方车站的聚会》承载着中国影片在本届戛纳影展的希望,不过结果令人遗憾。

五年前,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在柏林影展上斩获金熊,那是中国类型电影的高光时刻。五年后,刁亦男执导的《南方车站的聚会》聚焦小人物命运,雨夜、霓虹灯和大段的留白,营造出紧张焦灼的氛围。

用犯罪题材或者类型片的形式表达人性,这是刁亦男作品的特点,犯罪悬疑片《白日焰火》如此,他更早时间入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的《夜车》如此,这次的《南方车站的聚会》也是如此。这样的特点,也是近年来中国导演在国际影展上的大部分作品的共性,比如蔡尚君执导、陈建斌主演的犯罪悬疑片《人山人海》入围威尼斯影展获得最佳导演奖,贾樟柯入围戛纳的《江湖儿女》,王小帅今年年初在柏林影展上获得褒奖的《地久天长》。这些影片的共同之处在于人性表达深刻,但创新程度乏善可陈。

“我们试图用影片中真实的场景与情感来打动观众。”刁亦男在戛纳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同时指出,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表达仍然是中国电影人不断努力的方向。正如国际媒体评价所言,《南方车站的聚会》延续了刁亦男之前作品《白日焰火》的风格,将中国传统武侠片和美国黑色电影的元素相融合。武侠片是中国电影的传统优势,好莱坞类型表达方式是华语片在市场体系下学到的东西,二者的结合,确实是目前相当多华语片的特点。

不过在目前逐渐重视现实表达的戛纳,缺乏创新的武侠与缺乏思想的好莱坞类型表达,都不是戛纳的菜。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