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影讯

《极限职业》:龙虾输给炸鸡,一个本子都能差这么多?

分类:电影 影评  标签:
花溪信马

2019-04-02 11:23:48 22300.013

        纵观这两年能够引起话题度的犯罪片,埃德加.赖特执导的《极盗车神》将音乐元素融入其故事和剪辑之中,赋予了犯罪类型以不同的风格样式。而诸如《猎杀风河谷》或是《耐撕侦探》之类的作品,则将关注重点放在了对于传统犯罪类型的“反叛”上,“破案”这一戏剧动作只作为主线承担联系全片的作用,而影片更多讨论的则是关于角色与所处社会,以及其个人面临困境的冲突上,更有趣的作品则是直接打破类型设定的角色,加入很多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表达。

        那么回到对于《龙虾刑警》和《极限职业》的对比上,后者压倒性的口碑和票房成绩,其原因或许就在于导演对固有类型框架的扩展和有效的将故事本土化上,笔者会就这两个点做具体分析和读解。

        对“小人物”的关照

        去年的一部《国家破产之日》,让观众直观而深入的了解到了韩国社会所存在的阶级固化问题,资源和市场的垄断使其国民的贫富差距和生活水平都差别极大。反映在电影中,观众可以发现虽然《极限职业》中的五位主人公都是“警察”的身份,但是抛开公职,他们就是普通的百姓。

        导演在开场便借由一场五人小队破窗扫毒来完成对于人物的塑造和与观众建立认同和代入感,一般我们在犯罪类型片开场,都会有专案组小队闪亮登场的段落。而本片则不然,诸如队长破窗时因为害怕撞碎玻璃赔钱而不敢撞玻璃,以及其后几人手忙脚乱的去抓犯人,都给人十分真实的观感,他们不过也是普通人。当我们与角色拉近了距离,自然也会担心角色的处境。

        而相比之下,《龙虾刑警》的开场王千源饰演的警察一顿耍嘴皮子,接着闯入贼窝后就是一连串升格的打斗,导演只顾动作场面的展示和完成“抓捕”这个戏剧目的,而忽略了对于角色的塑造,这使得该片在开场就已经输韩版一筹。

来源:豆瓣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