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贺岁的喜剧,是日常的悲喜剧

分类:电影 影评  标签:家和万事惊
十里桃花

2019-04-09 14:24:03 491

《家和万事惊》——也许在片名上会给很多人带来困扰,先入为主地以为,这又是一部港产的热闹喜剧,找来一些明星客串,不痛不痒地讲一个误会又原谅的故事,最后全家和气大团圆,让你过节期间有个好心情。如果这么想,你就错了,错了不要紧,要紧的是会错过,错过一部有现实讽刺力量的悲喜剧。


电影改编自张达明创作的舞台剧《亚DUM一家看海的日子》,这个剧本创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而反映的问题在当下香港社会也毫不过时,甚至喷薄出更多的力量。很难定位《家和万事惊》是一部贺岁片,因为与传统的港产贺岁片完全不同,不是你来我往明星客串大团圆的,甚至悲剧的成分大过喜剧。


最值得赞赏的,是整部电影的现实批判主义色彩,前两年有一部同样是舞台剧改编的港片《29+1》,也很现实地反映了香港当代社会的诸多问题,引起许多观众共鸣,相比于那部电影浓厚的浪漫色彩,《家和万事惊》要更加“触目惊心”,更加直白大胆。


电影开场都很有意思,一家人每周开节俭会议,集中展现了这个家庭的矛盾。儿子口中的老废物,妻子眼中温吞无能的丈夫,妹妹眼中烦人的哥哥,哥哥眼中只知道自拍的妹妹,最后家庭的所有压力和矛盾集中在丈夫身上。


张达明与吴镇宇饰演的父子在桥上的那场戏很动人,吴镇宇终于承受不住大哭,轮椅上的张达明试图跳海自杀,来减轻这个家庭的负担,甚至贡献自己的力量——死亡的赔偿金,吴镇宇拦下他,说四周有摄像头,父亲要死了他会坐牢的。这场戏太耐人寻味了,温情得不俗套,吴镇宇没有说什么感人的话,只说有摄像头,听起来冰冷残酷,其实包涵深情。


因为改编自舞台剧,电影有许多夸张化的舞台表现方式,在一个独立空间内的群戏,嘈杂吵闹却不腻烦,调度也还是有功力的,场景的细节也很真实,完全没有舞台道具的观感。袁咏仪以近乎全素颜出镜,饰演家庭主妇,非常出色,吴镇宇、张达明、古天乐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住房问题是最关乎民生的问题之一,也是香港电影多年来不乏表现的领域,比如张之亮早年的《笼民》,许鞍华的天水围,彭浩翔的《维多利亚一号》,《家和万事惊》也是以这个问题作为全部情节的内核,围绕着住房问题,电影展开了一系列情节,将卢伟文一家与王小财之间对立起来,为了生存,各自施展手段,令人感叹的是,不论如何针尖对麦芒,双方都未丧失底线——不至于像《维多利亚一号》一样剑走偏锋。


来源:豆瓣 支离疏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