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中国电影《斗牛》背后的巴赫金“狂欢世界”!

分类:电影 明星  标签:斗牛黄渤
取我传国玉玺砸个核桃

2020-07-04 09:26:30 18380.010

故事开始于西部的边远山区的沂蒙山区的堡垒村马牧池,在这种地方总是会有着以“宗法制”维持着秩序的大家长,他们掌管着“家”中的世俗权力,对抗“大家长”权力的人都会被以家法惩罚。在这种地方,总有着类似于《黄土地》中顾青那样的知识分子与启蒙主义者,但在堡垒村没有知识分子与启蒙主义者,他们的英雄的是小人物牛二。牛儿虽是英雄,但他从来没想过成为英雄。他与那些正义凌然,谈笑之间有鸿儒,刚烈,无畏,果断,智慧等英雄潜质相背而驰,他的命运是时代洪流选择的必然性。


这种设计来源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中的两个世界:

A:在看似平静且满足的生活的背后,是教条主义,对权威,对权力,金钱,死亡的屈从和恐惧的现实,而构造这一切的正是等级秩序,贵族制度,权力制度所构造的秩序。这里是安徒生笔下的“皇帝新衣”的世界,是人对世俗权力的崇拜。

B:这是“乌托邦”的世界,国王成为“小丑”,小丑加冕“国王”。那些在第一世界被明确界限,在第二世界变得模糊甚至是消失,生活在第二世界的人被赋予跨越阶级,门第,财产,权力,等级的交往权力,他们可以在广场上尽情的娱乐与狂欢,小人物在这里得到“升格”。宗教,信仰,权力,金钱等世俗的权力都将在这个“乌托邦”的世界中溶解。

北冈诚司则把狂欢的世界概括为:这是个脱离体制的二元对立世界,任何的等级秩序在这里不复存在,任何被异化都在这里被打压被讽刺,这里的人们虽然粗狂奔放讽刺,但却真诚且善良。而《斗牛》中的堡垒村马牧池就是浓缩的“巴赫金狂欢世界”。


他们把宗法制的“大家长”下意识的融合入自己的生活态度之中,那些“灯光,观众,演员”虽然不存在,但他们的生活本质上是群体性的“真人秀的表演”。他们信奉教条,有着密不透风的等级构建。而牛二就是这个世界的反叛者,原本刚开始戏谑与丑陋的形象,在经过各种幽默与夸张的方式被消解,“小丑”也成功加冕英雄。

那个高喊着“自由与自主的妇女解放”的九儿,被老祖与十三叔及其其他妇女嘲笑。在被权威所限制的世俗文化不同的是,这里是人们肆无忌惮的狂欢广场,但这些狂欢的人们也注定会被“侵略者”所代表的世俗权力所抑制以及消灭,而见证这一切的正是故事中的那头牛。


来源:互联网

举报声明: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影乐酷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赞赏
收藏
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观看更方便

0